深入了解Java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
发布时间:2021-11-07 15:21:46 所属栏目:教程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目录 一、什么是中介者模式二、中介者模式的结构三、中介者模式的优缺点四、中介者模式的使用场景五、中介者模式与发布/订阅模式的异同六、中介者模式的实现结果总结 一、什么是中介者模式 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。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
目录 一、什么是中介者模式二、中介者模式的结构三、中介者模式的优缺点四、中介者模式的使用场景五、中介者模式与发布/订阅模式的异同六、中介者模式的实现结果总结 一、什么是中介者模式 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。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,从而使其耦合松散,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。 中介者作为一种行为设计模式,它公开一个统一的接口,系统的不同对象或组件可以通过该接口进行通信。增加一个中介者对象后,所有的相关对象通过中介者对象来通信,而不是互相引用,所以当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时,只需要通知中介者对象即可。 二、中介者模式的结构 Mediator:中介者接口。在里面定义各个同事之间交互需要的方法,可以是公共的通讯方法,比如changed方法,大家都用,也可以是小范围的交互方法。 ConcreteMediator:具体中介者实现对象。它需要了解并维护各个同事对象,并负责具体的协调各同事对象的交互关系。 Colleague:同事类的定义,通常实现成为抽象类,主要负责约束同事对象的类型,并实现一些具体同事类之间的公共功能,比如:每个具体同事类都应该知道中介者对象,也就是具体同事类都会持有中介者对象,就可以定义到这个类里面。 ConcreteColleague:具体的同事类,实现自己的业务,在需要与其它同事通讯的时候,就与持有的中介者通信,中介者会负责与其它的同事交互。 三、中介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: 减少各个Colleague之间的耦合,使得可以独立地改变和复用各个Colleague类和Mediator 缺点:中介者模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,因为这个“中介“承担了较多的责任,所以一旦这个中介对象出现了问题,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受到重大的影响。 四、中介者模式的使用场景 1. 一组定义良好的对象,现在要进行复杂的通信。 2. 定制一个分布在多个类中的行为,而又不想生成太多的子类。 可以看出,中介对象主要是用来封装行为的,行为的参与者就是那些对象,但是通过中介者,这些对象不用相互知道。 五、中介者模式与发布/订阅模式的异同 1. 中介者模式与业务相关,订阅/发布模式与业务无关。 2. 两个模式都有集中调度效果,对象之间不直接参与通信。 六、中介者模式的实现 安理会做中介 联合国机构类--Mediator类 //联合国机构 abstract class UnitedNations { //声明 public abstract void Declare(string message, Country colleague); } 国家类--Colleague类 //国家 abstract class Country { protected UnitedNations mediator; public Country(UnitedNations mediator) { this.mediator = mediator; } } (编辑:汉中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站长推荐